top of page

【看音樂・聽美術】演奏小提琴的畫家保羅·克利與作曲家們

作家相片: Scarlett XuScarlett Xu
上期內容給大家介紹了曾就任於包豪斯教學的康定斯基。在本篇【看音樂・聽美術】特輯中,與康定斯基作為同事的保羅·克利的思想和作品也非常值得介紹給大家,讓我們通過訪問克利的音樂世界去了解音樂和美術吧。

保羅·克利(Paul Klee,1879 年 12 月 18 日至 1940 年 6 月 29 日)出生於瑞士 Münchenbuchsee,他的個人風格受到各種藝術運動的影響,包括表現主義、立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同樣包括東方主義。他通過實驗,最終掌握了色彩理論,並寫了大量關於色彩的文章。他的作品以他幽默反映了他的個人情緒、信仰和音樂性。

「音樂」是瑞士畫家保羅·克利(1879-1940)多樣化風格的基礎。克利在成為畫家之前是一名專業的小提琴家。他前衛的藝術思想使他在著名的包豪斯學校找到了一份教學工作。在這10年的教學期間,他開發了一種標誌性的繪畫技巧。藝術史學家理查德·多門特 (Richard Dorment)曾經說:「他以一個抽象的符號開始創作,一個正方形、一個三角形、一個圓、一條線或一個點,然後讓這個主題進化或成長,幾乎就像一個活的有機體 。」

Fish Magic,1925 年

像許多優秀藝術家一樣,克利也出生在一個富有創造力的家庭。然而,與大多數藝術家不同的是,克利的父母並不是繪畫、素描或雕刻方面的藝術家。而他們是從事音樂相關工作,他的父親是一名音樂老師,他的母親是一名歌手。起初,克利追隨父母的腳步。在他小的時候他對古典音樂產生了興趣,他最喜歡的作品有巴赫,莫紮特等作曲家的作品。7 歲時,他開始拉小提琴,並在 20 多歲時成為伯爾尼交響樂團的小提琴手。盡管走在一條很有希望的道路上,但克利決定在放棄音樂事業,轉而追求藝術。

在改變職業道路近十年後的 1905 年,他說:「我意識到音樂和藝術之間有著越來越多的相似之處。」

《バルトロ:復讐だ、おお!復讐だ!》 1921, 5 油彩転写・水彩・紙・厚紙、24.4×31.2㎝/個人蔵(ベルン、スイス)

例如,作品《バルトロ:復讐だ、おお!復讐だ!》這幅畫的靈感來自莫紮特歌劇《費加羅的婚禮》中的一個場景。 對女性懷恨在心的醫生巴托洛 (Bartolo) 唱著一首決定報復的歌曲La vendetta, oh, la vendetta。 畫面中央抽象的人在舞臺上張開雙手用雄偉的低音歌聲在唱歌。

W.A. Mozart - Le nozze di Figaro
Act I. Scene III. No.4. Aria 'La vendetta, oh, la vendetta' (Bartolo)

"The Bavarian Don Giovanni (Der bayrische Don Giovanni)" (1919)

他也有直接用莫紮特的歌劇《唐璜》一樣的標題的作品。

Mozart. Don Giovanni. Atto II: Ah, ah, ah, questa è buona - O statua gentilissima Cesare Siepi (Don Giovanni)
Otto Edelmann (Leporello)
Deszö Ernster (Il Commendatore)
Wiener Philharmoniker Chor der Wiener Staatsoper Conductor - Wilhelm Furtwangler Salzburg Festival 1954

另一個作曲家巴赫,也影響到他對之後的"Polyphony"多聲部的創作思想。音樂作品中含有兩條以上獨立旋律,通過技術性處理,和諧地結合在一起,這樣的音樂就叫Polyphony(復調音樂)。復調音樂發展的黃金時期是巴洛克時期,巴赫被認為是該時期作曲家的主要代表,因為巴赫的對位音樂是復調音樂的頂峰。

Bach: WTC1 No. 21 in B flat major BWV 866

在 In the Style of Bach (1919) 中,克利將樂譜重新想象為樹葉、新月和星星等圖形符號的排列。

In the Style of Bach (1919)

正是當克利將他獨特的色彩方法與他的音樂背景相結合時,他才能夠建立一種完全屬於他自己的風格。他的作品比如Polyphony (1932),一幅通過音塊探索音樂質感的畫作,以及Blue-Orange 的 Harmony (1923),一幅將互補色配對,就像它們是音符一樣,直接暗示了這兩種元素。然而,他許多有名的作品中包括上面介紹過的Fish Magic (1925) 和 To the Parnassus (1932)也展示了他對色彩理論的和諧方法,證明了他「在色彩鍵盤上自由即興創作」的能力。

Polyphony(1932)

To the Parnassus (1932)

以點描的技法讓不同的顏色區域繪製出「視覺混合」的效果,就像復調音樂。

在包豪斯,克利研究了音樂時間元素,如節奏和拍號結構,以及運動的概念,並努力將它們轉化為繪畫作品。而且,當時在包豪斯,音樂術語「對位」經常被用作藝術理論課程中。通過這種對位和復調的概念應用的繪畫中,「幾個獨立主題的同時出現,這是一種多維現象的復調。」以線狀、面狀、多彩的復調形式進行詳細分析,並升華成復調形式的繪畫作品。

"Polyphonic white" 1930

"Bach Fugue in Red"1921

"Rote und weisse Kuppel" (Red and white domes)1914


"Battle scene from the comic fantastic opera 'The Seafarer"1923

克利影響了 20 世紀初其他著名藝術家的作品,有版畫家,作曲家等等。目前,幾乎所有流派的 800 多首音樂都是以克利的作品和他的話為靈感。比如日本作曲家助川敏彌就以克利的作品為靈感創作的馬林巴作品「パウル・クレーによせる5つの小品」就是其中之一。我為大家介紹其中的兩首曲子【One who Runs Swiftly】和【Cloud and Light】

助川敏弥

One who Runs Swiftly
Toshiya SUKEGAWA

Cloud and Light
Toshiya SUKEGAWA

兩部非常馬林巴的作品,大家有沒有像是用耳朵聆聽的繪畫的感覺,聽到豐富的色彩呢。

另外還有一個常用日文字體的命名也是克利的名字,是可以商用的,大家可以用起來。


動漫的中字幕的字體也會經常用。


一種不明原因的皮膚硬化疾病惡化,經過五年的治療,克利留下了非常著名的Forgetful Angel (1939)後,在1940 年離開了......

Forgetful Angel (1939)

我用克利說過的一句非常經典的話來結束我們這次特輯。

「藝術就是把看不見的事物讓大家看到」。
 
 
 

Comments


© 2024 Onezonelab
  • Facebook
  • Twitter
  • LinkedIn
  • Instagram
bottom of page